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煤价齐涨应是“昙花一现”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22-01-14 08:58:48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煤价又涨了?有报道说,新年首个工作日以来,电煤价格一改下跌态势调头向上,且坑口港口、期货现货同步齐涨。这架势不免让人心生担忧:煤炭此轮涨价是“昙花一现”式的常规波动,还是意味着新一轮上涨通道的开启?

      去年以来,煤价一直牵动着市场神经,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后,煤价持续上涨,至10月中旬,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创下了每吨2600元的历史纪录,坑口煤价一度逼近每吨3000元大关。

      煤价波动的背后,是煤炭供需的博弈。面对如“脱缰野马”的煤价,有关部门及时出手,采取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,煤价也逐步回归理性区间,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贸易商低价抛售潮。按理说,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,煤价本不具备上涨基础,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煤价止跌回弹?

      印尼突然限制煤炭出口,是诱发当前煤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之一。据统计,近年来我国从印尼年均进口煤炭量保持在1.9亿吨左右,与国内40亿吨的煤炭消费量相比,印尼煤似乎对国内煤炭市场影响并不大,但其限制出口产生的传导效应不应被忽视。数据显示,印尼煤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从海上调入煤炭总量的两成左右,也就是说,印尼限制煤炭出口后,会对沿海地区煤炭消费产生较大影响,沿海用煤大户势必转向内地煤炭市场调煤,这将对我国煤炭产能、铁路及港口运能提出更高要求,引发市场波动。

      除了印尼限煤出口影响市场预期外,需求回升也是导致煤价上涨的重要原因。笔者查阅数据显示,目前沿海八省份电煤库存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,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但随着新一轮寒潮降温的到来,电煤日消耗量将随之增加,企业及时补充电煤库存的愿望有所增强。此外,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一二月份气温或较往年偏低,这意味着市场热电需求将有所增加,对近期煤价上涨预期形成了一定支撑。

      不过,结合当前运输、通关等客观因素,印尼本月初实施的限制煤炭出口政策,预计最快要到本月底或下月初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,而彼时正值农历春节期间,沿海工业企业大多处于用煤淡季,火电用煤日耗量也相应减少,如果再叠加印尼煤炭出口的逐步放开,预计煤价上涨势头将在本月中旬迎来回调拐点。

      从中长期看,煤价也缺乏持续上涨的支撑。去年出现的煤荒问题目前已得到有效缓解,特别是近期煤炭产量依然保持在高位,市场正总体步入总量过剩、结构性紧平衡的阶段。在今春供暖季结束前,煤炭保供稳价政策大概率会延续下去,整体上带来了煤炭库存的有效积累。

      从供需关系看,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光伏、风能等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应将逐步释放,未来对煤炭的需求增速或呈下降态势;在供给端,随着前期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和达产,后期国内煤炭供应将出现增量,煤炭结构性供给不平衡有望趋向缓解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历经去年煤炭“保卫战”后,在如何更好运用政府“有形之手”、发挥市场“无形之手”作用等方面,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理经验,特别是在强化风险管控、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、促进煤炭行业深度转型发展上,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构建了灵敏有效的应对机制。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煤炭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,煤炭行业发展也将在变中行稳、加快转型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顾阳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解决信贷梗阻应多放权

      2018年11月27日09时52分
    • 区块链应去伪存真

      2018年07月20日10时03分
    • 北京银行:未收到康得新事件应诉文件

      2019年07月25日09时28分
    • IMF专家:中美应携手合作完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

      2019年09月06日13时49分
    • 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应积极稳妥

      2019年12月31日11时34分
    • 金融作协会员作品品读 | 黄应森:历史的星空

      2023年07月31日12时51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